团队1(示例)

团队简介:

塑料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团队带头人张全兴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专家。荣获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团队包含博士4名,硕士4名,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13件,美国发明专利4项,获授权日本发明专利1项、英国发明专利2项。团队开发了 “高效低耗丙交酯连续化成套技术”、“工业级聚乳酸类材料连续化生产成套技术”等,采用自主研发的绿色催化剂,通过绿色工艺、调控手段,可实现聚乳酸类材料的连续化合成,已经建立万吨级/年的丙交酯、聚乳酸生产示

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

曹宏斌研究员针对工业过程,创新构建了高效分离为核心、生产端-末端多过程优化集成的高效减污降碳技术系统,在煤化工、有色、钢铁等行业的120多座工程实现应用。获授权发明专利150余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协会特等奖1项、省/部/学会/协会一等奖4项。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2016)和全国创新争先奖(2023)。李玉平研究员擅长工业废水污染控制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协会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成果应用于煤化工和冶金行业的40多套示范工程。授权专利70余项。

重要生态空间靶向生态修复

团队由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牵头,汇集了中科院地理所、中国林科院、中国环科院等科研单位从事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专家。研究领域是面向我国重要生态空间,针对生态系统退化的关键靶点,进行靶向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及工程设计。研发了沙地锁水保肥营养生长基、草原土壤防蒸剂、退化草地养分添加剂、草原土壤靶向调节剂和凋落物腐化剂,精准恢复了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自然植被的“原生性”。并在江苏苏州市,以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赤峰市、鄂尔多斯市等开展了示范工程。成果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城市水安全与风险控制

本技术团队成员均来自清华大学,包括杰青2人,优青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青年长江1人,擅长的技术领域主要有再生水深度处理与循环利用、再生水安全评价与风险控制、水污染防治、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水环境修复、水环境监测、预警与溯源等。拥有“基于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氯消毒的水处理方法”、“一种悬浮式快滤池”、“道路初期雨水专管储存系统”、“一种水污染排放源数据库及其建立方法”等专利一百多项,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嘉许金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多项。

煤炭废弃资源高效利用

团队现有固定人员44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化占比90%以上;主要在煤基固废材料化全利用、低热值煤能质耦合利用、烟气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盐湖资源高值利用、煤基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等研究方向开展工作,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制定标准10项,发表SCI论文300余篇。依托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CO2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黄河流域资源增效减碳教育部工程中心”等平台,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国际合作计划、国家地方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多项,荣获省部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鉴定评估与修复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鉴定评估与修复团队由“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於方研究员牵头,团队成员2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人,高级职称6人,是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的发起者和鉴定评估标准体系的制定者,支撑发布6项国家标准和30余项管理和技术文件;正在建设国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与恢复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土壤、大气、林地损害快速评估模型和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与溯源预警模型,获得4项发明专利授权,先后获得环境保护科技一等奖、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科技奖项;开展国家、重点区域流域、企业多尺度

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及资源化利用

团队成员8人,其中高级职称6名,院士1名。团队成员多年来围绕大气污染与控制开展研究,在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烟气碳减排及综合利用、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污染物排放特征与控制体系研究、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研究等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成果。拥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9部。主要工作解决燃煤锅炉、钢铁烧结、水泥炉窑、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难题,完成工业烟气协同深度治理、有机废气资源化与综合治理、燃煤锅炉减污降碳系统治理。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2021,1998

大气复合污染精准溯源与协同治理

王书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从事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研究。郝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从事大气污染治理研究。吴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从事机动车污染控制和低碳交通系统研究。团队成员张少君、赵斌、吴清茹均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团队研发了高分辨率动态排放清单技术,突破了区域空气质量精准调控技术,构建了国际著名的ABaCAS决策平台和机动车排放控制智慧决策平台,提升了大气复合污染治理和机动车排

湖库蓝藻水华监测预警及防控

团队主要成员主要从事水生态环境监测,湖泊光学与水色遥感及营养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湖泊和水库有害藻类生态学及湖库型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等方向的研究。1、揭示了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反馈对湖泊富营养化和藻华形成的作用机制,创建了浅水湖泊湖沼学理论体系1)发现季风气候和洪泛地貌共同塑造了江淮湖群高营养本底,阐明了浅水湖泊易于富营养化的本质原因。2)揭示了气候变化叠加富营养化对藻华暴发的协同放大机制,抵消了控源截污对藻华的控制效果。3)阐明了藻华促进营养盐高效快速循环转化的生态反馈机制,加剧其灾害影
所属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