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
所属单位 生态环境部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所属领域 固废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团队带头人
  • 陈国强
  • 教授

团队简介

TEAM INTRODUCTION

本团队长期从事有机废物处理和高值资源转化研究,如微生物甲烷化,市政污泥和有机固体废弃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微生物PHAs资源化,微生物羧酸链延长资源化等。针对有机废物资源化平台和固废设施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功能菌和基因鉴定、碳氮代谢途径优化、工程菌构建和基于微生物的绿色生物制技术造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团队完成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已承担 863 计划、97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项目50项,发表论文 6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5件,获国家奖3项、省部级奖8项。

团队业绩

TEAM ACHIEVEMENT

代表性工程案例1:有机固废生物转化产生物可降解塑料技术建立了从有机废弃物(剩余污泥、餐厨废物等)到生物可降解塑料(PHAs)的生物资源转化新工艺,取得了PHAs混合菌高密度发酵、有机碳定向转化调控、混合菌PHAs产品绿色提取等创新性成果。在此基础上,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利用剩余污泥生产PHA的示范工程(无锡芦村污水厂)以及以餐厨废物为原料生产PHAs中试(江苏镇江污水厂)。代表性工程案例2:餐厨垃圾分质分相高效协同厌氧消化自2018年用于深圳市生物质垃圾处理处置工程,处理规模500 t/d,每年可处理有机废弃物18.25万吨,产出工业油脂3000余吨,并网电量(不含自用电)超过800万度,年收入超过6000万元。代表性工程案例3:嗜盐菌合成生物学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利用嗜盐菌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由于其“节能、节水、连续和工艺设备简单”等特点,大幅度降低了生物制造的生产成本,使生物制造产品竞争性大幅度增强。目前获得的各种PHA材料有助于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材料适用于医疗组织工程、功能材料、农膜、纤维以及3D打印等领域。PHA材料的降解产物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还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和老年痴呆等。技术目前已经在多家企业开展工程化应用,发酵规模达到225吨/罐, 包括北京微构工厂(估值20亿),珠海麦得发(估值5亿),湖北微琪(估值10亿)等。

团队风采

TEAM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