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风险损害鉴定评估与修复

生态环境风险损害鉴定评估与修复团队由“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於方研究员牵头,团队成员2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人,高级职称6人,是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的发起者和鉴定评估标准体系的制定者,支撑发布6项国家标准和30余项管理和技术文件;正在建设国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与恢复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土壤、大气、林地损害快速评估模型和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与溯源预警模型,获得4项发明专利授权,先后获得环境保护科技一等奖、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科技奖项;开展国家、重点区域流域、企业多尺度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防控、重金属及新污染物治理等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

本团队依托环境管理与数据应用研究所成立,由17人组成,其中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6人,全部取得硕士和博士以上学位,主要从事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等各环境要素的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工作。在挥发性有机物防控、臭氧和细颗粒污染协同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重金属污染防治及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均开展了相关实践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同时团队加强科学研究,在化工行业健康风险防控,大数据研究等方面开展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污染地块调查与评估

团队负责人:董亮,国家环境保护二噁英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环境监测“三五人才”一流专家,生态环境部首批培训授课专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土壤、水、大气及颗粒物和生物样品中各类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分布和环境行为研究。主持的项目有:“土壤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环境标准样品的研制”,“区域POPs污染指示性生物筛选研究”,“新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东亚水环境监测与管理第六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原理”

新污染物调查监测评估

研究团队有部拔尖人才一人,“三五”环保技术骨干3人,高级以上职称6人,博士以上学位5人。是部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主要技术支撑团队,全面支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强化危害识别-检测溯源-暴露预测-风险评估与管控一体化技术能力。开展新污染物监测技术体系,新污染物表征及溯源解析技术方法,新污染物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新污染物协同处置成效评估技术和新污染物标准物质及能力验证研究。团队参与新污染物顶层设计,编制《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案》新污染物相关内容。提出了《

生态安全与风险评估

团队现有高级职称1人,博士1人,“双一流”高校硕士5人,聚焦生态风险评估与生态风险防范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研究,承担多项工业废水治理、污水综合处理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承担多项省级固体废物处理、危险废物协同处置项目。带头人现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修复专委会委员、最高检咨询委员、全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国家库专家、国家检察官学院客座教授,主持国家、省、市等项目100余项(含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国家级特大案件环境损害评估3项),支撑国家追偿生态环境损失约70亿元,成果获中央政

绿色技术评估

团队负责人逄锦福长期从事节能政策、应对气候变化、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绿色金融等领域的研究咨询工作。主持参与了国资委《中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黑龙江省、西城区、喀什地区等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发改委《“十二五”重点节能改造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潜力评估》、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年度报告亚行中小企业节能融资机制创新研究,世行能效融资服务平台建设、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等课题研究。项目团队拥有近2000人的专家库支待系统,涵盖资源与环境、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新材

新污染物标准样品研发

技术团队构成梯队合理,由4名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和1名助理工程师组成。团队依托国家环境保护污染物计量和标准样品研究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典型新污染物环境标准样品制备技术、量值溯源技术与应用技术研究。近年来,依托主持或参与的新污染物试点监测、重大科仪专项、科技助力2020、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等项目,团队成员建立了全氟化合物、多溴二苯醚、多溴联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溶液和土壤、水基体标准样品制备技术与量值溯源技术,研制完成国家有证标准样品50余项,发表
所属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