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1(示例)

团队简介:

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

曹宏斌研究员针对工业过程,创新构建了高效分离为核心、生产端-末端多过程优化集成的高效减污降碳技术系统,在煤化工、有色、钢铁等行业的120多座工程实现应用。获授权发明专利150余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协会特等奖1项、省/部/学会/协会一等奖4项。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2016)和全国创新争先奖(2023)。李玉平研究员擅长工业废水污染控制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协会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成果应用于煤化工和冶金行业的40多套示范工程。授权专利70余项。

城市水安全与风险控制

本技术团队成员均来自清华大学,包括杰青2人,优青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青年长江1人,擅长的技术领域主要有再生水深度处理与循环利用、再生水安全评价与风险控制、水污染防治、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水环境修复、水环境监测、预警与溯源等。拥有“基于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氯消毒的水处理方法”、“一种悬浮式快滤池”、“道路初期雨水专管储存系统”、“一种水污染排放源数据库及其建立方法”等专利一百多项,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嘉许金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多项。

湖库蓝藻水华监测预警及防控

团队主要成员主要从事水生态环境监测,湖泊光学与水色遥感及营养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湖泊和水库有害藻类生态学及湖库型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等方向的研究。1、揭示了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反馈对湖泊富营养化和藻华形成的作用机制,创建了浅水湖泊湖沼学理论体系1)发现季风气候和洪泛地貌共同塑造了江淮湖群高营养本底,阐明了浅水湖泊易于富营养化的本质原因。2)揭示了气候变化叠加富营养化对藻华暴发的协同放大机制,抵消了控源截污对藻华的控制效果。3)阐明了藻华促进营养盐高效快速循环转化的生态反馈机制,加剧其灾害影

工业废水治理与资源化利用

再生水利用与风险控制创新团队共有11人,其中博士6人,高级及以上职称10人,国家级人才1人,省市级人才2人。团队由国家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爱民教授领衔,主要成员包括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骨干成员、生态环境部水专项标志性成果二级责任专家刘福强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技术团队重点围绕流域节能减排与水质改善及典型工业行业废水治理与资源化,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与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研究成果获省级以上协会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入选南

陆海统筹环境综合治理

技术团队面向国家在陆海统筹环境管理、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方面的重大需求,瞄准与海陆相互作用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遵循陆海统筹的理念,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础,开展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海洋环境管理管理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国家经略海洋、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科技支持,成为我国河口与海岸带环境保护综合研究与技术支撑平台。研究方向主要有河口海岸带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河口海岸带水生生物及生态效应研究、河口海岸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

团队共有11人,其中研究员2名,4名副高级职称。团队聚焦“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演变与生态效应及风险防控机制”关键科学问题,在水源地污染物环境行为与效应、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水生态保护修复、水源保护区划分和环境综合管理技术等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在国内独具特色。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水专项、科技部基础调查专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5项。近3年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12项;编制制定水源保护政策、标准、指南16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饮用水源保护

退役锂电池清洁循环利用

孙峙研究员擅长动力废弃电池的资源循环技术研究,申请中国专利40余项,国际专利2项,企业技术秘密1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

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5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3人,在生态科学,水生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等共5项,社会服务项目20余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8项,获得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辽宁省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等科研奖励。团队成员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近岸海洋生态湿地修复、入海河流污染整治取得了重要成果,相关成果在盘锦、锦州、营口、温州、大连等地得到应用。

放射性废液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团队是由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副主任为负责人,3名高级工程师为骨干,2名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和2名助理工程师为主要成员组成的具有凝聚力的高水平科研团队。擅长新型石墨烯材料理论和实验研究及其在辐射环境监测和处理放射性溶液方面的应用、环境保护相关技术咨询、辐射环境监测等。获得省级科研奖项8项,发表国际顶级SCI论文多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一区TOP, IF=17.694)、《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一区TOP,
所属领域